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寫道:“艾草自成化以來,則以蘄州者為勝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謂之蘄艾。2012年,蘄春縣開始規(guī)?;N植蘄艾。湖北蘄春屬于大陸季風(fēng)氣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氣候溫和,歷年平均無霜期249.1天,降水量1341.7毫米,日照時數(shù)2025.8小時,氣溫16.8度,因此非常適宜種植蘄艾。
“灸”字,在現(xiàn)存文獻(xiàn)中,《莊子》里有提及。如《莊子·盜跖篇》載孔子勸說柳下跖,碰了個大釘子,事后對柳下季說,“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”。但“灸”的本字是“久”字。如1975年于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簡(法律文書)《封診式·賊死》中載,“男子丁壯,析(皙)色,長七尺一寸,發(fā)長二尺,其腹有久故瘢二所”,此“久”即“灸”之本義,訓(xùn)為灸灼。漢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、《陰陽十一脈灸經(jīng)》,《足臂十一脈灸經(jīng)》、《脈法》、《武威漢摹醫(yī)簡》中均作“久”字?!熬谩币院笱葑?yōu)椤熬摹弊帧h代許慎《說文解字》曰:“灸,灼也,從火”。 從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證,現(xiàn)代胡厚宣認(rèn)為,“我釋床,亦即庥字……字當(dāng)象一人臥病床上,從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”。灸法已在殷代出現(xiàn)??狄笳J(rèn)為在商周初期灸法、熨法已普遍流行。
灸的材料的發(fā)展,在實踐過程中,對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選擇,至《黃帝蝦蟆經(jīng)》已載有松、柏、竹、橘、榆、枳、桑、棗等八木不宜作為灸火之說,因為其對人體有所傷害,所以逐漸被淘汰,但桑樹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?;蹦净鹁模’徱尊?,但艾草熏灸則效果非常好,故以后才逐漸多用艾草來代替其它灸療。 灸法的運(yùn)用當(dāng)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后,時間亦在石器時代。